返回 首页

当我渣了年代文男主后

关灯
护眼

当我渣了年代文男主后 第36节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66dushu.com,最快更新当我渣了年代文男主后!

“肯定是死丫头捣的鬼!”乐母依旧是什么锅都往继女身上推。

虽然这确实是乐瑶干的没错,但乐父不清楚啊,同样之后得知情况的乐军也不认为乐瑶会做出这种事。

不是他们信任乐瑶,而是他们认为乐瑶完全没这个能力。

她要是有这个本事,哪里还用被乐母算计下乡。

父子俩都不信乐母的胡乱攀扯,只以为是平时不注意得罪过的人对他们家的报复。

乐父开始回想记忆中哪个人会干的出来这种事。

乐军也顾不上纠结父母辈的那些恩恩怨怨了,立即表态:“爸,我不想去大西北!”

大西北据说条件特别苦,一旦去了可能这辈子就回不来。

他有自知之明,知道去到那地方肯定会坚持不下去,与其到时候再当逃兵被追捕,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去。

乐母心疼:“不去不去,咱肯定不去,军军你放心,我和你爸立马去找人活动活动,还有一天呢,肯定来得及!”

“天杀的,他们怎么这么晚才来通知,要是早几天,咱们好歹还能把军军安排进纺织厂当临时工。”

现在余下的时间太短,而厂里也没什么空缺,想临时安排人都不行。

况且人家知青办主任都明确表示了,乐军已经在名单上,如无意外是必定要下乡去的,就算他现在立马有个工作也不成。

如果是早年,可能还可以借着故意摔折胳膊腿儿或者得个病来逃脱,但知青运动已经进行了这么多年,漏洞早就补的圆润,让他们想钻空子都不行。

所以即便乐军真的很狠心摔断腿,他也逃不过去大西北当知青的命运,因为知青办只会等他养好伤后继续送他过去。

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为此赔上一条腿实在不值当。

乐母考虑到方方面面,发现只有尽快疏通关系将乐军从名单上除去这一条路子走,不禁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着催促乐父赶紧找人托关系送礼。

不然真能眼睁睁看着亲生儿子去大西北吃苦受罪吗?!

这可是他们唯一的儿子!!

乐父看着乐军心里同样闪过这个念头,立即和乐母商量后分头行动起来。

乐父先出去找人托关系,顺便和同事朋友再借点钱,为打通人脉作准备。

乐母在家翻箱倒柜找东西,把能换点钱的都扒拉出来,全力凑够送礼的东西。

夫妻俩的动静不小,因为时间紧急,一时间也顾不上遮掩,因此不到一晚上的功夫,家属院上下以及厂里都知道他们家发生的事了。

有些人同情他们家的遭遇,处于怜悯还借了钱票出来。

但大部分人却都还记得一周前这对夫妻是怎么对待去当知青的女儿的,现在轮到儿子了,他们的态度就变了,这么大的差别对待,怎么看怎么讽刺,不嘲笑都是好的,让帮忙不可能。

所以到最后,乐父乐母奔波一天下来,能借到的钱、找到的人都寥寥无几,或是根本没什么用,算得上毫无所获。

其实他们不是不知道只要给那个知青办主任送够礼,让他松口就能有转机,但他们手里没依仗,人家看不上那点东西,连面都不见的。

“这可怎么办呀?”乐母萎顿在地,看着乐军出发的时间越来越近,神情无比绝望。

乐父抱头沉默,一声接着一声叹气,却实在想不到什么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乐军只能绝望道:“不行我就去吧,小妹不是也去了?说不定我们还能分到一个地方作伴。”

“不行,肯定还有办法,如果不是家里的钱都丢了……”乐母强烈反对,气急的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

其实主要的问题还是他们钱不够,只要有足够的钱,不信打不动知青办主任。

乐母眼睛一亮,忙不迭拉住乐父道:“老乐,你发电报给老家那边,让你弟打钱过来,就算、就算咱借的,以后会慢慢还上的!”

“还有死丫头,她不是有知青补助吗?跟她要过来先用着,等军军留下有工作了再还她,他们是亲兄妹,就应该互帮互助才行。”

乐母越说眼越亮,越说越觉得有希望,自以为找到了解决眼前难关的好法子。

乐父起初不太愿意,不是不愿意向小女儿发电报索要她的知青补助,帮她哥留城,而是不想和老家兄弟主动联系。

两边早就因为当年的那件事闹翻了,即便当初强烈反对他复婚的二老已经去世,他也不想和执拗认死理非说他做错了的二弟再有什么交集。

可是乐母撒泼打滚地催促,甚至以命要挟,乐军也眼含期望地看着他,乐父只能答应下来,然后硬着头皮给老家发电报借钱,顺便再给乐瑶发一个。

乐瑶下乡的地址还是乐父专门去知青办打听到的,与当初乐母要求的不一样,被她发现后又是一顿发泼。

乐军眼巴巴地看着乐父将两封电报发出去,万分希望这次不要再出岔子,不然他最好的结果可能也只是去和妹妹作伴了。

电报发了后不是立马就能得到回复,乐父乐母只能一边焦急地等待,一边眼看着傍晚慢慢临近。

乐父最终有没有从老家借到钱,乐瑶不知道,也不知道乐军有没有如愿留城。

她只知道自己囫囵睡了一天一夜,终于恢复了精气神,在第二天早上变得生龙活虎地起床吃早餐。

李婆婆煮的红薯粥很好喝,乐瑶一气儿喝下两大碗,又吃了三个菜团子才罢手。

她发现自从来到这里又干过活后,自己的胃口就变大了,肚里跟个无底洞似的,有时候怎么吃都不饱。

这个问题她和知青们讨论过,老知青很有经验,说是因为没油水,光吃素营养不够,所以他们才打算趁着有空去县里看看,看能不能弄点好的改善一下伙食。

乐瑶虽然不用去县城就能偷偷改善生活,但按照之前的打算,如果想光明正大的吃好的,她还是需要过去弄一下掩护的。

毕竟她可是‘有亲戚贴补’的人,有机会去县城怎么能不领回来大包小包的东西呢。

之后有了这些,她就能自然而然地改善伙食了。

考虑到这一点,乐瑶并不介意这趟县城之行,反而还很期待,并不知道那里还会有一个‘惊喜’正等着她。

吃过饭,乐瑶开始收拾自己。

孙彩霞随后过来找她,两人结伴去大队办公室会和,其他人大多都到了,看来都很积极。

大队长安排水叔驾驶骡车接送他们,比靠两条腿走路方便快速的多。

大家欢呼一声,纷纷爬上车。

乐瑶上车前看见站在不远处的人,招招手邀请道:“大队长,不去县城逛逛吗?”

韩愈摇头:“我还有工作,你们去吧,记得注意安全,早点回队。”

“知道了,大队长——”知青们响亮应声,空气中弥漫着欢乐的气息。

水叔笑呵呵的,高喊一声坐好了,扬鞭下去轻轻一打,骡车立刻动了起来。

乐瑶最后朝韩愈挥了挥手,随着骡车驶出办公大院,很快向队外的水坝上行去。

过了水坝,又上乡间小道,再转直达县城的大路。

骡车一路晃晃悠悠,载着欢声笑语的知青们最终到达县里的供销社对面。

“车就停在这里,你们要做什么都去做,咱们下午太阳下山前还在这儿集合,可别忘了。”水叔叮嘱过一遍就赶他们下车。

知青们连声道谢,然后像是脱笼的小鸟一样,扑楞楞都飞了出去。

乐瑶和几个女知青一块,刚下车就有人提议先去邮局看看。

说不定家里有寄信或寄东西过来了呢。

很多人都抱着这个期待,没有选择进距离最近的供销社,而是迫不及待地一起奔向隔壁街的邮局大门。

乐瑶随大流跟过去,在其他人都在询问有没有自己的信件或包裹时,她还在想用什么法子能伪装成有人给她寄了东西的样子。

结果她还没想出来,女知青那边就惊呼一声,对她喊道:“乐同志快过来,有你的电报,八成是家里有什么急事。”

不然不会用电报,毕竟电报都是按字收钱的,比写信贵多了,一般没有很紧急的情况都不会用它。

乐瑶挑了下眉,有点惊讶地接过那份电报。

第38章 国营饭店打牙祭

电报上内容很简短, 但意思很明确。

那就是让乐瑶把知青补助全部寄回去,她哥有急用。

后面也没提用了以后还不还的事,显而易见是不可能再还的。

这种肉包子打狗的亏本生意, 乐瑶绝对不干。

所以看完电报内容后, 她内心呵呵一声冷笑,直接折起来随手塞进挎包里,对于上面的要求理也没理。

其他人看她不像是高兴的样子,不禁问:“写的什么?家里真的出事啦?”

乐瑶一点不替便宜爸妈隐瞒,当即透露道:“跟我要知青补助来着, 说是给我哥用。”

众人:“……”居然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他们多少听说了点乐瑶家的情况,知道她父母重男轻女,让她小小年纪就替哥下乡, 还不给贴补,如果不是有条件好的亲戚看不过去伸手帮忙, 乐瑶在乡下还不得苦死累死。

本以为这样已经是那对父母人品的底线了,没想到还有更绝的。

现在竟然还要求女儿把知青补助寄回去给儿子用?

这还是人吗?虎毒尚且不食子!

知青们感慨之余均是忍不住的心寒,有的同样被家人凉薄对待的更是感同身受,默默红了眼眶。

当下, 大家开始劝说乐瑶。

“咱们的补助都是按粮食发放的,给了他们咱吃什么?乐同志, 你可别犯傻呀。”

“对对, 那点补助也就将将够咱们填饱肚子, 哪里还有余力支援家里,能裹住自己就不错了。”

“他们在城里有工作,还有供应粮吃,又不是那些没依没靠的盲流,怎么着都要比咱们好吧?”

“是啊, 从来只听说家里人贴补去当知青的孩子,还没见过知青被要求贴补家里的。”

即便有,那也大多是家里弟弟妹妹多,知青懂事自愿贴补,而不是被父母要求着贴补哥哥,自己却饿肚子。

乐瑶自然不是这种自我奉献的人,她才不会傻乎乎地听话给家里寄什么补助。

想想原主当初是怎么死的,她看在他们毕竟生养了原主的份上,不去找他们替原主报仇就已经很好了,还能指望她对他们有多善良?

乐瑶内心冷笑,面上却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虽然他们……但毕竟是我爸妈大哥,如果真是遇到了难事,我也不是不能帮,可当初亲戚承诺资助我的时候就言明,不能把她给的钱票东西便宜我家里人一分一毫,不然她就再不帮我了。”

这番话成功堵住了一些想劝她多少给点的人,毕竟她手里有人资助不缺钱,那何不反过来贴补一下家里,和亲人搞好关系呢。

乐瑶不爱听这些,也情知有些人虽然现在会劝她不要给,但随后当她们发现她吃好喝好过得好时,八成又会改变态度,说她不给显得冷血无情,那总归是她的血缘亲人呐。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恶心人的情况,她干脆又拉那个不存在的亲戚出来晃一晃,直接堵死她们的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