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名著穿越之旅

关灯
护眼

第七章 剖析天下定规划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66dushu.com,最快更新名著穿越之旅!

次日,人报丁原引军城外搦战。董卓怒,引军同李儒出迎。两阵对圆,吕布飞马直杀过来。董卓慌走,丁建阳率军掩杀。董军大败,退三十余里下寨,聚众商议。

董卓对众人说道:“上次刘备兄弟武力非凡,可惜我错过了。今观吕布非常人也。若得此人,何虑天下哉!”帐前一人出列道:“主公勿忧。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吕布拱手来降,可乎?”董卓大喜,观其人,乃虎贲中郎将李肃也。

董卓问:“汝将何以说之?”李肃道:“须用金珠宝货,以利结其心。某更进说词,吕布必反丁原,来投主公矣。”董卓欣然与之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李肃赍了礼物,投吕布寨来。吕布穷苦人出身,没见过宝贝,骤然暴富,反心已现。

是夜二更时分,吕布提刀径入丁原帐中,一刀砍下丁原首级,大呼左右:“丁原不仁,吾已杀之。肯从吾者在此,不从者自去!”

忽然一支兵马冲杀过来,为道一将叫道:“吕布狗贼,居然杀父投敌,我誓杀汝!”观之,乃张飞是也。吕布慌聚众相敌,仓促间不能抵挡,被杀得大败,和李肃一起逃向董卓营中。张清率一军在半路拦截,张辽、高顺二将舍命抵挡,尽皆被擒。

刘备收得一万并州兵,加上鲍信军,已有三万军队,觉得势力已成,于是拔营向南阳去了。

且说董卓得吕布归降,又见刘备离去,自觉已无对手,自领前将军事,封弟董旻为右将军、鄠侯,封吕布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李儒劝卓早定废立之计。董卓乃废皇帝为弘农王,奉陈留王为皇帝。袁绍欲阻止董卓,却人单力孤,于是逃出洛阳。董卓看在他叔父、太傅袁隗的面子上,没有追杀他,反而封他为渤海太守。

不久,董卓又命李儒斩草除根。李儒将何太后扔下高楼摔死,命武士绞死唐妃,用毒酒灌杀废帝。

袁绍听到消息,非常后悔当初没有听鲍信的劝告除掉董卓,于是差人赍密书来见王允,商议除董之事。王允得书,也是后悔不及,只是寻思无计。

一日,于侍班阁子内见旧臣俱在,王允趁机说道:“今日老夫生日,晚间敢请众位到舍小酌。”众官皆道:“必来祝寿。”

当晚王允设宴后堂,公卿皆至。酒行数巡,王允说出要杀董卓之事。曹操自告奋勇行刺董卓。不料被吕布撞破,只得学袁绍逃出洛阳,回到家乡招兵买马,准备率军讨伐董卓。

乐进、李典、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人各引兵来投。当地大财主卫弘尽出家财,置办衣甲旗幡,四方送粮食者,不计其数。

曹操见形势大好,于是假称皇帝诏命,召集天下兵马前去洛阳铲除董卓。天下诸侯纷纷响应。

且说刘备到了南阳之后,勤政抚民,整顿治安,很快就掌控了局面。张辽、高顺二人本来对吕布杀死丁原就有怨言,听说吕布又认董卓为义父,对他更为不耻。感受到刘备的诚心相待,于是顺势投降。刘备手下多了两员大将,非常开心,将部队分为七军,自己率中军,关羽率前军,张飞率后军,张辽率左军,张清率右军,鲍信率预备军,高顺则在张清的提议下率领陷阵营。

张清虽然担任将军,却并不怎么安心军务,反而经常出去射猎。某日,在一处山林中,见一壮汉力搏猛虎,不禁连连点头,感叹竟有如此猛士。上前询问,竟是典韦,遂邀请他加入自己的军队。典韦见他一年少将军,以为是哪家的纨绔子弟,颇为轻视。张清哈哈大笑,提出与之角力,以马匹盔甲为押。

典韦见有便宜可占,自然答应,然而几番争斗,竟然被张清使用巧劲摔倒。接下来比试兵器和弓箭,均被张清轻松击败。典韦这才心服口服,愿意认张清为主。张清命他为护卫队队长,给他打造了两支大戟,上百支小戟。

回到营帐,刘备使人唤张清议事。其他几将对张清荒废军务非常不满,刘备只得找他谈话,希望他能收敛一些。张清听罢问刘备:“大哥,现在天下动乱已起,你难道安心守在南阳这一隅之地吗?”

刘备瞪他一眼,对他转移话题表示不满,然而还是思考了一下回答道:“自黄巾之乱后,朝廷疲敝之相愈显,各地豪强纷纷招兵买马,割据一方。我虽然赖四弟之力占据南阳,然而比起天下英雄来,仍是力量不足。只得静候机会。不过以四弟的武力,天下少有能匹敌之人,将来安定天下,少不了四弟出力。”

张清又问道:“武力固然重要,但是策略更重要。否则霸王项羽早已经是天下之主了。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哥对以后的发展可有规划?”

刘备摇头道:“以前只是拼搏厮杀,好不容易有了一块地盘,刚过几天安生日子。只等以后有机会了,再整兵出征就是了。”

张清叹道:“若如此,我们早晚被他人所擒。要想成就大事,须得制定详细的计划。而且,现在就得将以后的理政方针昭告天下。群英看到你的雄心抱负,才会纷纷来投。只凭现在几个将军,要打天下是远远不够的,要治理天下更是不可能的。”

刘备听说要打天下,顿时精神一振,连忙诚恳地问道:“究竟该如何做,还请四弟教我。”

见刘备谦虚好问,张清就打算和他好好谈谈:“大哥可知天下动乱的根本原因?”刘备道:“朝廷卖官鬻爵,宦官妄用皇权,奸臣任人唯亲,豪强欺压百姓。”张清道:“不错,这确实是表面上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结构崩溃。汉朝其实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经济收入就是农业产出。贵族豪强依靠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在汉武帝后期,史书就记载关东(函谷关以东)流民数百万计。到了王莽篡汉时,流民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王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宣布将全国土地收归国有,按照每家每户的人口重新分配,然后禁止土地买卖,试图从根本上终结土地兼并的根源。然而因为触动了上层阶级的利益,导致功败垂成,自己也被干掉。”

刘备听后,默然良久,然后问道:“那王莽之后,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要不然就干掉上层阶级,将土地分给农民;要不然就干掉流民,减少人口。汉光武帝之所以能中兴,就是因为绿林军、赤眉军造反,死人无数,解决了人口过多和田地过少的矛盾,从而天下大治。这就是为什么卢植、皇甫嵩、朱儁等朝廷将军大肆屠杀黄巾军的原因。只要天下乱上几十年,把人口消灭大半,而流窜军队也把大地主干掉大半。到时候人人都有田地,天下自然太平。”

刘备听了悚然心惊:“有其他办法吗?”张清点头道:“有,但是你做不到。不说也罢。还是慢慢打天下吧。”转身就要离开。刘备连忙拉住他:“四弟,好歹教一教大哥。若真是做不到时,我宁愿让贤给你便是。我并不是贪恋权位的人,只是为了天下苍生百姓啊。”

看在他演技这么好的份上,张清就留下来再和他聊聊:“岂敢让大哥让位?我有上中下三策,但是我知道大哥不会采纳,故而不愿多说。”

刘备喜道:“得一策足矣,居然还有三策。四弟快快说来,若可行时,大哥一定依计而行。”

张清掰着手指头说道:“上策,派人出海寻找仙山,听闻海外仙山有神奇农作物,名为土豆、红薯、玉米。产量是中原五谷的数十倍。粮食既足,人口再多也养得起。天下自然太平。”

刘备苦着脸道:“海外仙山何等难寻?此计不妥。”张清笑道:“我幼时曾流落海外,侥幸登上仙山,得授仙艺,否则哪来这一身本事。大哥若派人随我去寻找,不过三年两载,必然满载而归。”

刘备上下打量张清,不敢置信地说道:“不想四弟竟有此奇遇,难怪不似凡人。只是现在中原动乱不已。大哥身边离不开你啊。等以后天下太平了,四弟再去寻找仙山不迟。”

张清无奈道:“好吧。那就说中策。朝廷诸公的家里都是大地主,兵多粮多,大哥是比不过他们的。只能另辟蹊径。大哥起家是靠的张世平、苏双,可见商人的实力不容小觑。可是我大汉对商人极端歧视,商人必须穿白衣、阴阳鞋,不得做官,而且课以重税。大哥不妨在南阳地区制定诏令,赋予商人普通人一样的穿衣戴帽权利,减轻赋税,而且还要准许做官。连带工匠也一并优惠对待。则天下的工匠、商人必须纷纷来南阳。以后,没有田地的农民,就鼓励他们经商、做工,也是一条出路。如此,士农工商,大哥已得其二,再着意拉拢士人、安抚农民,则大业可期。”

刘备脸上露出不悦之色:“倒也是个办法。可是若准许商人、工匠做官,恐失士人之心。取消对他们的歧视令、减轻赋税也就是了。”

张清叹道:“也算是个进步。只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灌婴是刘邦手下一名大将,起初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卖布商人罢了。商人如何不能居高位?若大哥执意如此,那就只能和朝廷诸公一样,杀掉流民,减少人口。不过,大哥可以做得更隐蔽一些。将境内的黄巾军和盗匪赶往其他地区,比如荆州。将当地的大地主干掉。然后大哥出兵,为民除害。既能获得大批土地,又能得天下人之心。在新占领的地区,规定大地主不允许超过一万亩的土地,多了则必须按照‘推恩令’进行分家。如此,可保三百年太平。”

刘备猛地一拍巴掌:“好!这个计策好,就这么办。”张清暗暗摇头:“刘备毕竟是古人,跳不出时代局限。我也不能强求他。只能尽力保存中原人口,多留些元气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