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愚人节之第四度空间

关灯
护眼

050:内阁会议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66dushu.com,最快更新愚人节之第四度空间!

早朝结束,大臣们在首辅李邦华的带领下去了乾清宫,大家排着队吊唁过崇祯皇帝朱由检后,六部九卿副职以上的官员全部到了文渊阁落实早朝上雷鸣安排的诸多事务,其它的官员则遵照李邦华的命令回各部、寺等待分配具体任务。

李邦华很急,京畿守卫三营没有了,守城的人手太少了。

当然,早朝上王爷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要动员市民参加守城,并结合招兵一起进行。

当前最急迫的事情就是落实问题,所以,李邦华要立刻召开内阁第一次办公扩大会议进行布置。

会议在内阁的办公地点文渊阁进行,大臣们站在文渊阁的大厅内鸦雀无声,等待着李邦华分配任务。

文渊阁是一所皇宫内的特殊建筑,位于皇极门的左手,先前是皇家藏书的所在,其前面是文华殿,从万历朝开始,文渊阁便成了内阁办公的地方。

这是一座二层的大殿,其结构仿造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上下两层,腰檐之处设有暗层,西尽间设楼梯连通上下,两山墙青砖砌筑直至屋顶,极其简洁素雅,其顶部采用了黑色的琉璃瓦,又用绿色的琉璃瓦剪边,而廊道设有回纹栏杆,檐下倒挂楣子,加之绿色檐柱,形成了清新悦目的苏式彩画,看起来更像是一处苏浙园林建筑。。

黑色主水,藏书阁最怕着火,采用黑色基调显然寓意是为了确保皇家藏书的安全。

现在,文渊阁仍旧是皇家的藏书阁,不过全部的藏书都搬到了二楼,楼下便成了内阁处理政务的办公场所。

文渊阁的院子里有一人工开凿的方池,金水河水从西南角流入,自东面流出去,池上边架一石桥,石桥和池子四周栏板都雕有水生动物图案,非常的灵秀精美,文渊阁的后面,用湖石堆砌成山,势如屏障,其间植以松柏,历时二百余年,苍劲挺拔,郁郁葱葱。

因为只有一间文渊阁是不够用的,所以,在院子的两侧还修了廊房和偏房,整个文渊阁看起来像一个正方形的大院子。

大院有两个门,一个向西开,一个向东开。

内阁制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首创,与前面的若干朝代不同,先前的历朝历代均采用的丞相制。

为什么朱元璋发明了内阁制,不得不说一下与内阁制形成有关系的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谋反案。

建国之初,朱元璋仿照元朝官秩设置中书省,任命左右丞相管理国事。

洪武六年,淮西朋党集团的领袖李善长推荐其同乡兼姻亲胡惟庸担任右丞相。

胡惟庸,安徽定远人,元至正十五年,在和州投靠朱元璋,成为朱元璋手下能干的文官,先后担任通判、知县等地方官,洪武三年任中书省参知政事。

李善长是大明开国的重要功臣,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朱元璋对李善长的建议极其重视,所以,胡惟庸轻而易举的当上了右丞相,十年九月,胡惟庸升任左丞相。

胡惟庸这个人喜好权术,非常的有野心,任丞相七年,在朝中遍植朋党,不遗余力地打击异己,使得淮西朋党集团的势力不断膨胀,大有取朱元璋而代之的意思,个人野心昭然若揭。

洪武六年,胡惟庸因其子出游时在街市上奔驰坠车而死便杀死了车夫,朱元璋知道此事后,盛怒之下命胡抵偿车夫之死,胡惟庸恐惧,加之早有异心,便与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等人图谋反叛。

民间传说的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基刘伯温,浙**田人,曾辅佐朱元璋夺取天下,也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但刘伯温与淮西朋党集团有矛盾,一直未受到重用,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大封功臣,刘基仅封为诚意伯,岁禄只有二百四十石,而李善长则功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均与胡惟庸从中撺弄有关。

翌年,刘基告老还乡,据说刘伯温看出了在朝堂中的危险,坚决辞官回乡。

由于刘伯温曾对朱元璋说过胡惟庸不宜入相的话,故而胡惟庸特别的的嫉恨刘伯温,胡惟庸从中弄权,刘基告老还乡后被革去了岁禄,也就是说被剥夺了养老工资。

洪武八年,刘基生病,胡惟庸奉朱元璋的旨意派医生前去看望,但刘基服药后不久便一命归西了,引起了朱元璋的警觉,朱元璋觉得其中定有蹊跷。

当然,排斥异己还不是胡惟庸案的关键所在,事实上,胡案的症结在于他为人过于独断专行,许多生杀黜陟等重大案件,他往往不向朱元璋请示,就擅自加以处理了,这自然让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深感宰相专权、皇权旁落的危机。

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此为祥瑞,并借此邀请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竟然藏有士兵,大怒,便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等人,同时藉辞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达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

有感于历史上丞相专权和胡惟庸案的危害,朱元璋杀掉胡惟庸后便裁决了中书省,不再设置丞相之职,而将军政大权全部的抓在了自己的手里,直接管六部,下诏:“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凑请设立者,论以极刑!”

这样一来,大权旁落的威胁就没有了,但朱元璋可是要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了,用他的话来说,诸臣未起他先起,诸臣已睡他未睡。

起初的朱元璋很得意,天下的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里了,再没有人能觊觎不轨了,但时间长了,精力旺盛的朱元璋也感到吃不消了,每天大量的奏折看都看不完,真是有点受不了了。

于是,朱元璋变通召集一部分级别较低的臣子协助自己处理政务,这些臣子的级别均在五品之下,绝对无擅权的能力和影响力,作用是“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

同时,朱元璋改革中央军事指挥机构,设立五军都督府掌管全国的军队,直接听命于他,兵部只能奉旨调军,任命领兵官,发给印信。

实际上,朱元璋既是皇帝,还干着丞相和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差事。

内阁的正式设立起自明成祖朱棣,朱棣登基后,命令官品较低的翰林修编、检讨等官于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与机务,称为内阁。

“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署,不得专职诸司,诸司奏事,不得相关白。”

这是历史的真正写照,这时候的内阁仅仅是皇帝的秘书,既没有丞相的权力,也不是百官之首,权力还受制于内廷司礼监。

永乐中期以后,内阁的职权渐重,基本上已经成了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

到了宣德朝,内阁的权力开始逐渐上升,开始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到了成化、弘治朝,内阁的权力进一步得到提升,俨然已经成了可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万历朝,内阁的权力达到鼎盛时期,张居正的改革让内阁成了政府运转的中枢,内阁首辅实则成了实际上的宰相,这时候,任何政令都必须经过内阁复议后交给皇帝盖印方可在全国颁布执行,内阁对于皇帝不合理的旨意,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如果皇帝不瞒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内阁如果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实际上,内阁对皇权有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当然,万历后来的倒行逆施,严重的削弱了内阁的作用,但已经形成的内阁的中枢作用却没有没有办法更改。

木匠皇帝朱由校就不说了,朝廷的权力基本上掌握在了魏忠贤的手里,谁进内阁基本上魏忠贤说了算,但和魏忠贤不对路的大臣内阁也对魏忠贤的胡作非为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一个勤奋的皇帝,他登基后便机智的铲除了魏忠贤等阉党,又与百官约定绝不懈怠每一天,虽然国家千孔百疮,一天不如一天,大臣们之间仍然勾心斗角不断,但内阁和各部官员自觉上好班的规矩却执行的很好,没有人敢拿着制度不当一回事儿。

李邦华是一位干练的小老头,堪称对大明朝忠心耿耿的典范,原史,李邦华夜晚来找朱由检,因为找不到,又特别的担心,就没有回家,一直呆在皇宫外边的文信公庙里候着消息,早上闻听朱由检殉国了,直接跳进庙里的水井自杀了。

只是李邦华没有想到自己还有朝一人能成为首辅,而推举他的人竟然是刚刚到朝的王爷,这王爷十分清楚他的过去,对他称赞有加,着实令李邦华感动万分。

在官员们的眼里,地位的高地代表着自己一生的成就大小,李邦华也不例外,他非常的感激雷鸣。

当然,表面上看,雷鸣在推举官员,谁都看出来了,实际上是雷鸣在任命官员。

不同的感受是雷鸣任命的官员都是忠心为大明朝做事儿的官员。

大家都很纳闷,王爷咋就知道官员的情况呢?

李邦华今年已经七十二岁了,算是朝廷中岁数最大的官员,按照他的本意再干两年就退休,王朝的未来好也罢坏坏也罢,自己尽了最后的努力了,死而无憾了。

李邦华当然更清楚,雷鸣的推荐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雷鸣已经成了朝廷事实上的主心骨和舵把子,基本上说啥皇帝都听从。

这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小皇帝朱慈烺已经称雷鸣为亚父了。

普通的人认一个亚父倒是说的过去,那朱慈烺可是皇帝呀!皇帝都认王爷为亚父了,什么情况?

当然,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是小皇帝朱慈烺遵从了太后张嫣的意思。

没有人对太后张嫣的主张持有异议。

太后张嫣在所有的大臣心目中是敬仰和神圣一般的存在。

这个时候,大家都不知道雷鸣的具体的来历,仅仅知道雷鸣是一位王爷,但是,皇家有什么亲人,封了什么王,封国在哪里,大臣们都清楚。

太后张嫣说了,雷鸣来自于一个被去了封号的王氏族亲,这个话没有人不相信,因为张嫣是太后,不可能瞎说,历史上,老朱家还真的有许多的王因为这事儿那事儿被撤去了王号。

但李邦华这个老狐狸是不相信张嫣说的话的,至少感觉到张嫣有什么事儿瞒着大家,世界上哪有这么巧的事儿,怎么突然的就冒出了一个这样的王爷,提前一点风声也没有,更主要的是雷鸣说话的方式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穿者打扮也很特殊,李邦华便知道这其中有许多的故事。

但是,李邦华是不会去追究这件事儿的,管它是真是假,在李邦华看来,雷鸣的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雷鸣救了大明朝。

其实,范景文、倪元璐也感到了突然,也有和李邦华一样的想法,只是他们都感到雷鸣的到来救了大明王朝,就是天下人的救星,他们都是饱学之士,对于皇家的事情知道的一点都不比李邦华少。

最让大家感到雷鸣与众不同的是雷鸣很敢干,不仅抓了朱纯臣、李国祯这样的勋贵,还抓了魏藻德和张缙彦。

最令大家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雷鸣刚刚来到朝廷,似乎对朝廷中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由其是人事方面。

那噼里啪啦打板子的声音令正直的大臣感到解气,也令一些官员胆颤心惊。

不过,谁都可以看得出,如果王朝有这个王爷掌舵,缓过劲儿来并走向繁荣强大是可能的。很多的官员们都内心里感到欢喜,只是崇祯皇帝刚刚殡天,不是表现心情欢暢的时候,这喜悦只能压制在心田。

李邦华很干练,说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官员齐心协力办差的事情,“诸位同僚,先皇刚刚殡天,新皇才登基,这个时候正是人心不稳的时候,城外,流寇依旧没有走远,本阁是相信王爷的判断的,流寇仍然会返过来围困京城,当前我们要做的事儿便是万众一心守住城池,本阁觉得有王爷指挥,守住城并打跑流寇不是什么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齐心协力的落实好王爷的安排,不管各位过去如何,当前,谁要是还存有其它的心思,影响了守城,便是王朝的罪人,别说本阁不答应,恐怕也过不了王爷这一关。”

李邦华说的很明白,这个时候千钧一发,谁也不能因为过去的事儿存有另外的心思,谁要是不站在大局上,还相互掣肘,别说王爷不答应,他的眼里也不揉沙子。

没有人不相信李邦华说的话。

当然,更没有人敢有别的想法。

谁都看到了,这个刚刚上朝的王爷看起来很随和,但手段却是令人感到惊惧,崇祯皇帝都挺厉害了,眼里不揉沙子,打的杀的不过都是大臣而已,这王爷呢?谁都敢动,朱纯臣、李国祯是什么样的人?勋贵呀!先皇最信任的两个人,这王爷说抓就抓,还要先打断腿让他们在牢房里受罪,这是何样的手段!

谁都知道,朱纯臣、李国祯这两个人算是完蛋了,不仅他们两个人,恐怕他们全家都不能逃过去,现在只不过是没有时间处理他们,等着吧,等形势缓和过去了,一场腥风血雨就来了。

谁都知道,和朱纯臣、李国祯相比,魏藻德、张缙彦不过是小丑一样的存在,大家呢?恐怕连小丑都不是。

但有一点,大家都挺佩服的,雷鸣处理朱纯臣这几个人却是事实清楚,也不冤枉他们。

只是大家都特别的纳闷,这王爷刚刚到北京,咋就对朝廷的所有的事儿掌握的如此清楚呢?好像他亲眼看见的一样,难道这王爷早就来到朝廷了?

但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王爷早就到了,先皇还会自杀殉国吗?

那么问题就来了,王爷咋知道发生的所有的事情呢?

没有人能想通这个问题。

范景文、倪元璐特别的赞成李邦华的话,当前必须万众一心。

所有的人对李邦华说的话唯唯诺诺,首辅说的一点都没有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