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隋唐天字七书

关灯
护眼

第16章 军虽勇猛心不齐,沁水边上疑惧生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66dushu.com,最快更新隋唐天字七书!

韦孝宽的讨伐大军和尉迟惇十万大军隔着沁水,相持不进。

双方胶着,互相观望,既不打,又不退。

公开的表面原因是沁水大涨,阻碍大军过河。

但隐藏的暗流,远比沁水汹涌的水势更加危险。

杨坚将面临他执政以来最惊心动魄的考验,一着之差,一时之误,都可能功亏一篑。

退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沁水前线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梁士彦,宇文忻,崔弘度并受尉迟炯饷金,军中慅慅,人情大异。”

上兵伐谋,这个消息直指人心,它击中了杨坚最虚弱的一点。

杨坚虽然先拔一筹,暂时控制了北周朝廷的核心权力。

但关陇集团毕竟只是一个大体对等的利益结合群体,身处其中的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他们的资历,能力,影响力都不相上下。

杨坚得位不正,是一个公开的机密,他矫诏辅政,并没有让所有人都倾心服气,这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他的并不光明正大的上位方式,在关陇集团内部并没有被广泛认可。

关陇集团只是暂时选择了杨坚这个代理人,而游戏规则是,如果有更合适的代理人,能带给他们更优越的利益,所有一切,都可以流转改变。

正如昨日宇文今日杨,或者杨氏也可能成为今日黄花。

这并非兴是臆想,而是有确凿的事实来证明。

三十多年后,同样出自于关陇集团的李渊家族就取代杨氏家族,成为关陇集团新的利益代理人。

所以,杨坚的王位并不是铁板一块。

他深明此中道理,他必须随时提防出现第二个杨坚。

而消息中的梁士彦,宇文忻都是符合条件的人选,并且都是杨坚最忌惮的军队中的元老和宿将,他们如果要造反,那就有可能造反成功。

北周的武将,群星璀璨,但以战将而论,宇文忻,梁士彦就是皇冠上最耀眼的二颗明珠。

宇文忻,天生勇猛,当他还是孩童时,就是孩子王,喜欢带领他们行军布阵,并且有模有样,他天生就是统帅型的人才。

他十二岁时,就在马上骁捷若飞,左右开弓,箭无虚发,他自己也以当世名将自许。

他曾经大言不惭地说:“自古名将,唯以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为美谈,吾察其行事,未足多尚。若使与仆并时,不令竖子独擅高名也。”

可见其自视极高,自诩为历史一流名将。

他并不是纯粹的嘴炮,而是确实有几把刷子。

北周战神韦孝宽镇守玉璧时,唯一请求,一定必须带在身边的将领,那就是宇文忻。

他参与了整个武帝时代,最大规模,最具决定性的几场会战,守玉璧,破晋阳,下邺城,三占其三,战绩彪炳。

尤其在晋阳之战中,当时,周武帝差点在并州城的巷战中,成为北齐军队的俘虏。

他虽然仓惶逃窜,侥幸捡回一条命,但他周围的卫士却全部战死于城内。

北齐彪悍的战斗力,让武帝君臣吓破了胆子,他们心中只想着一件事,赶快撤军逃跑。

唯独宇文忻勃然大怒,他向武帝慷慨进言:“昨日破城,将士轻敌,微有不利,何足为怀。丈夫当死中求生,败中取胜。今者破竹,其势已成,奈何弃之而去?”

武帝本身也是当世雄才,一时心神失守,才做出这等慌乱的决定,他很快醒悟过来,决定重振军威。

北周军队一鼓作气,攻破晋阳,再势如破竹,乘胜直下邺城。

北齐灭亡。

但事情都是二面的,既然军功盖世,自然就会牛气冲天,眼高于顶。

当他建功立业,风头一时无二之时,那个时候的杨坚不过是一介普通的将领,还远未出头。

何况杨坚的上位手段,更不能让他心服口服。

不服气的还有一位,他也是不可一世的战将,那就是梁士彦。

梁士彦成名之战只在晋阳(今太原),但有此一战,就足以名垂青史。

他独守孤城,北齐后主高纬亲自率领全国的精锐,誓以必下,在皇帝的眼皮底下,每个战士都倾尽全力,这本来是无望,也是绝望的一战。

晋阳,本来就是北齐高氏龙兴之地,这是他们的地盘,他们才是这座城池的主人。

战争非常残酷,也并无必胜之战,必胜之人。

晋阳城池之上,楼堞皆尽,被损毁的城雉,不过只留下一人之高。

当日情势,实在是危险、惨烈到了极点,北齐的战马,跃墙而过,北齐的战士,也跳墙进来肉搏。

梁士彦是真正的猛将,生死交关之际,他迸发出惊人的战意,大声呼喊说:“死在今日,吾为尔先!”

当先挥刀杀入敌军,将军领头拼命,下属将士,顿时士气高昂,每个人都拼了命地往前冲杀,无不以一当百,誓死不降。

北齐的将士虽然勇猛,但却还是比不过这群身处绝境,一心求死的守军。

北齐的攻势缓和下来。

梁士彦开始自救,他发动一切能动员的力量,甚至是军民的妻妾小儿,也投入维修城墙的工程,短短三天时间,竟然就将它们修好。

北齐高纬感受到了梁士彦高昂的战意,他心中隐隐想起了当年神武皇帝高欢在玉璧的战斗,那是北齐王朝的阴影。

高纬心中升起一丝不妙的感觉,但是,他没有很多时间去多愁善感了,梁士彦终于等来北周的援军。

高纬只能撤军。

此战之后,北齐的战略优势丧失殆尽。

灭国,只是时间问题了。

宇文忻和梁士彦,这二大老资格的猛将,现在被爆出首鼠二端,有要造反的迹象。

如果他们临阵投敌,这场战争,还没开始就会输掉。

从前线传回来的这个消息,虽然不知真假,于情于理于义,都可能发生。

尉迟迥也是北周资深的军界人士,他在军界的影响力和资历,是杨坚拍马也无法追赶的。

他用金钱,美人去策反自己东佂军队的将领,这本来就是上兵伐谋的妙计。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否则后悔莫及。”

这是杨坚和郑译交流后,共同得出的结论。

必须立即委派自己信任的将领去替代他们,时机已经非常紧急,这是他心中下意识的反应。。

但命运女神似乎眷顾杨坚。

李德林,杨坚的国士,再一次用其智慧和谋略,在生死线上,挽救了杨坚。

他火速进宫,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直接提出了他价值万金的建议。

“但遣一腹心,明于智略,素为诸将所信服者,速至军所,使观其情伪。纵有异议,必不敢动,动亦能制矣。”

这当然是万全老成的策略,李德林接着说出了不可临阵替换将领的三个原因。

一是涉及到杨坚本身。

杨坚和满朝文武,相交数十年,非亲即故,但暂时并未建立起完全的统属关系,现在不过是借天子之名,行利己之事。

即使以上三个将领收受贿金,心态发生动摇,也没办法保证,替换他们的将领,就一定会对杨坚忠心不二。

二是没法处理以上三个或涉及此事的将领。

收受贿金之事,多半是空穴来风,并无真凭实据,如果制裁他们,前线将领一定人人惊疑。

如果更进一步,要把他们治罪,就会引发连锁反应。

既然主将都被问罪,下面将士必将人人自危,害怕被清算,军心立散。

三是临阵换将,在历史上有无数惨痛的教训,覆国败家的先例,数不胜数。

杨坚听完李德林这番话,冷汗直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