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京山里外

关灯
护眼

第8章 家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66dushu.com,最快更新京山里外!

周元易回到家,进中院陪爷爷奶奶聊天。

这些年,虽然逢年过节都跟家人团聚,但从未在家里住过一晚,对家里的大事小情也不熟悉,不过家人各方面都不错。

爷爷奶奶今年六十刚过,父母也是三十出头,大哥今年上初一住校,学校离伏元村二十来里,周末才回家,二哥今年上三年级,总体上这个家还是很有活力的。

前些年,父亲经常外出打零工,一天累死累活赚不了十块钱,没有原始积累也没啥技术下苦力的都这样。家里二十来亩地,靠母亲、爷爷、奶奶照看,一年下来打不了多少粮食,还是挺累的,也就是三兄弟还小、一家人身体都好,不出大钱,日子过的吃饱有余,但享福是不可能的。家里存点小钱或许有,买牛基本是也算掏空了。

老道也是看出这些情况,询问父亲的打算后,算是手把手的教了一些常见的药理知识和药材处理手段。父亲小时候外号叫冠军,脑袋还是很聪明的,加之以前经常跟老道打屁聊天,耳目习染下很快就入手倒腾药材。

伏元村算是一个比较小的自然村。民国初期,老太爷带着三个儿子、三个儿媳、三个孙子九个孙女逃难到伏元村定居了下来。大孙子一脉解放后就举家搬离了村子,三孙子终生未娶,二孙子在这里开枝散叶。二孙子留下六子一女,周元易爷爷是老六。老大抗战前也搬出了村子,老二过继给三祖也搬出村了,老三老四抗战时守潼关没了,老五老六在世,老兄弟妯娌在世的也是五奶奶和周元易奶奶。目前村子里居住的是三房到六房的子孙后代。

三房留下一子四女五孙子、四房两子四女六孙子、五房三子三女三孙子、六房一子四女三孙子,女儿均已出嫁。也是怪了,周元易叔伯这一辈生的全是儿子,尚无一女。

老道这帮人是66年秋天突然出现的,也不跟村里人打招呼,一眼就瞅准了京山下不知什么年月里挖的一排石洞,自己收拾了就住进去了。起初村里人很紧张,专门排班轮流盯着,稍有不对就准备报官的。这群人也不出门,除了出山买盐等生活必需品,其他时间都不出山洞,慢慢的村里人也就习惯了,面对面反正也不打招呼。78年以后,搬走了一些,最后剩下老道五人了。

伏元村真的是个三不管的地儿,离旁边的行政村有五六里路,行政村83年全村通电,伏元村87年才通上电。行政村就一个变压器,离得太远,经常供电不足电压不稳,灯泡烧的滋滋响。88年的时候,镇上变电所把一个南方淘汰的小变压器安上后,灯泡才可以正常用了,反比行政村的用电环境好了很多。

三不管也是有好处的,只要有钱建房子也没人限制,抽空去补个院证就好了。周元易家建新房的材料,花钱的只有砖、水泥、钢筋、瓦片、玻璃、各种水管道。用的木材全是京山后面砍得,当然不是现砍。山里人都有存木头的习惯,冬天砍树、春天补植,砍一棵补原地补一棵。沙子石头在京山下的石滩上随便淘,铺地的板砖也是京山上敲的,按见过市面的老道说法材质不比汉白玉差,这房子可以传下去了。

爷爷奶奶听说老道出游了,奶奶就急忙问:“这老神仙走了,牛才吃了三头,剩下的还十来头你会不会吃啊?”

爷爷听了是一阵无语,这老婆子心疼牛也是没谁了。

“婆,以后不吃了,上次的还没吃完呢,甘爷爷说以后用不着了,让我大看着处理。

爷爷以为周元易说的安慰人的话:“玉娃啊,别听你婆的,老神仙当时可说了,牛骨髓你可要不少的,咱该吃还得吃!”

“爷,真不吃了,我现在不需要了,具体我也给你说不明白,我没安顿好甘爷爷是不会出门的”。

爷爷一想也是,就说:“那就让你大卖了吧,当初牛娃子就要三百多,上次去阳关镇赶集,一头瘦牛都一千二咧,咱都卖了就是万元户了,哈哈哈。”

万元户在这时候的农村那是不得了的富户了,又陪了一会儿,周元易抬腿来到前院。

前院只有倒座房能住人,归周元易了,是整个院子最后装修的。木匠二伯那段时间没接活,时间也充裕,很精心的装修了倒座房。老道对周元易的事都很上心,为此还动用了罗盘,父亲没管住嘴,损了一句:“你咋还抢人风水的活呢?先生出家前就老阴阳了吧?”

老道也不虚,“贫道学贯古今,给人看个墓,定个宅那都是小活儿”。

二伯拿着纸把老道的布置尺寸一一记下。

由于当初的石板敲的有点多,剩了一大堆。倒座房的地板全是乳白色的玉料,晚上也不反光,待久了还能静气凝神。

房间所用木料都是红枣木,黄中泛红。进门左手是木材做的到顶墙柜,墙柜两面都有格子,上面大大小小的格子可以放书,墙的右手是卧室门。推门进去靠窗的是一个写字台,一把太师椅,一米五的床,两边摆着床头柜,靠北的墙面上是储衣柜。

出了卧室,左手是去小院的单开门,屋子中间靠后放着一张大大的实木桌,桌子后面也是一排墙柜,右手是去卫生间的门。卫生间墙面跟地板上一种材料,里面装了个电热水器,这年月可是个西贝货。

周元易看了卫生很干净,心想不如现在就回山洞把书搬过来,今晚就在家里住,家里灯比洞里好多了,而且老道可是说了左右的邻居可是都盯着自己的,得先观察观察再说。

找爷爷要了个背笼,背了三趟把那115本书全背过来了,还有一些父亲买的课本。又跑了三趟,把自己跟老道的被褥也背过了,都是新缝的,可不敢让老鼠啃了。

这六个月来,可把黄教授给惊着了,从未见过记忆力如此之好的小孩,不光记忆力好,脑袋也灵光啊,一教就会,而且还是真的懂了,数学符号、函数、公式学几遍就会用,物理学起来更是得心应手,没有一点生涩。元素周期表没三天就倒背了,给老黄整自闭了。

在黄教授的教导下,周元易已经学完初中数学、物理、化学,语文的学习在老黄教会拼音后就说没必要学了,你跟甘老道学的经文可比语文课本深奥多了,抽空自己多学会简体字就够用了。其他课本周元易足以自学,有兴趣就学没有就拉倒。

主要是黄教授最近脑子恢复灵光了,急着忙自己的事。先让周元易把初中的课程再牢固牢固。然后把高中的预习一下,等过完年了再教新的课程。

自从黄教授负责教周元易学习时,家里也给他送饭了,老黄也不推辞,端来就吃,不像另外几个老头,父亲过年送些肉都是坚决不要,**官连门都不开,时间长了也就再送过,还是读书人直率。

今天母亲回娘家吃喜宴了,家里只有爷爷奶奶,还有中午回来吃饭的二哥。从此小乖孙就回家里住可把老太太高兴坏了,这几年感觉不到乖孙都快超过肩膀高了,摸头都要抬胳膊。

中午做了酱牛肉、土豆炖牛肉、洋葱炒牛肉、青椒炒牛肉、炖牛排、洋柿子炒鸡蛋、油焖茄子、拍黄瓜,还擀了一大张白面条,先给黄教授装了一罐子。想使唤爷爷去送,气的爷爷脸黑了,周元易赶紧接过来跑着送过去。

“呦呵,今天这么丰盛啊!”

“那你看看,今天少爷我乔迁新居,不得贺贺嘛!”

“赶紧滚!”

“好勒,您老先吃着。”

回到家坐下,周元易的碗已经垒的高高的了,二哥坐旁边直翻白眼,“婆啊,你这小孙子回来住了我再不香了昂!”

“都香都香,都是我的乖孙儿,哈哈哈!”

这时五奶奶端着碗进来串门,一里路走过来早就空了,奶奶赶紧招呼:“五嫂,快坐过来,刚做好,今天玉娃搬回来住了!”

五奶奶骈腿坐上了炕,摸了摸周元易脑袋,“我今天看见玉娃送老神仙了,特意过来看看,你们这是过的啥日子啊,都是肉,也不怕肚子吃坏了!”

“五嫂,以后日子会越过越好的,也不天天能这么吃,今天玉娃来了多做了些。”

“还是满堂出息了,这屋子修的跟宫殿样的,满堂啥时候回来?”

“你是问满银啥时候来吧,哈哈哈,也就这几天了!”

“都一样,满银跟着满堂比过去赚的多了,上回来说起院子的事,翻过年满银媳妇也快生了,也想把新院子建过来,我这心里也没个底的”。

奶奶一听,这是专门问事来了,“五嫂,搬过来好啊,就剩咱老姐妹了,近了好说话。我听满堂说,洞里的老风水师瞅过这里,院子下面那一大片都是好地方,二三十个院子放的下,满堂回来让再问问,就怕老风水师不肯看,毕竟老道走了没啥交情啊”。

“没事,知道是好地方就行,先试试,不行就去外面请个阴阳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