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争锋半导体

关灯
护眼

第43章 产业集群化

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66dushu.com,最快更新争锋半导体!

“你认识我?”饶林疑惑的问。

走到两人面前的余永发说“认识的呢,我是这个村的支书,叫余永发,前一段时间我去县里开会,您还在会发表过鼓励农民搞养殖和种植经济作物,增加大家收入的讲话呢”

“哦哦,是的,永发同志你好”饶林说完伸手跟余永发握手。

饶林指着旁边问“你们搞的这种大棚子我从来没见过,做什么种植呢?永发同志你能介绍一下吗。”

余永发将本家侄儿余知远大专毕业回来后,指导大家搞大棚蔬菜种植,增加创收的事情比较详细的讲了一遍。

并且对饶林的其它询问也是知无不言。

“你这个叫余知远的本家侄儿了不起,他现在分到在哪里上班啊”饶林问。

“他们学校调档分配的是在县里运输公司,不过已经辞职了,现在在我们村办企业里组织大家生产服装和销售的工作”

“昨天才从沪市出差回来,我刚刚看到他好像也在棚子里帮他爹干活,您看我要不要找他来?”林永发问。

“那我今天来的还是真巧,你直接带我去就可以了,我想跟他聊聊天。”饶林表示现在来的还真刚好。

余永发当即带着饶林两人去余安久棚里,接着又被余安久带到不远处余知远爷爷的大棚里。

经过简单介绍,饶林对眼前的余知远握手后说“小余同志你学有所成,回来带领相亲创业增收的行动非常值得年轻人学习啊”

“非常感谢饶书记您对我们搞蔬菜大棚种植的肯定,我其实只是简单的整理了一些资料,能形成现在这批种植产业规模,主要还是村里支书他们在响应和动员。”

“更主要的是国家政策改革的支持,让大家在农业生产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也激发了大家更多的积极性”余知远说。

听后的饶林赞同到“是啊,改革这四五年下来就成果非常巨大,我们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好好的发展。”

听饶林的发言,余知远猜对方应该是个改革派。

饶林接着询问余知远这些技术资料是哪里整理到的,对这些大棚种植以后有什么规划和想法。

余知远以自己曾经看到过,介绍寿光产业规模发展历史的报道和纪录片为参照,简单概括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和规划。

边听着的饶林是两眼放光,惊喜连连。

对余知远说“小余,我能不能拜托你一个事啊,就是把你刚才讲的这些你整理成文件报告,到时候给我一份可以吗?”

“可以的饶书记,您客气了,我今天就写,过三四天写好就送到县里递交给您。”

饶林摆摆手“我们不是上下属关系,哪有让你帮这么大的忙还跑腿的,你不用送,过四天我让司机来拿就可以了。”

“那好的,这三四天内我一定学好”

饶林问余知远到时候种出来的蔬菜大概会卖多少钱一斤?

听到打算卖三元左右后有点惊讶的说“那可是两斤多猪肉的价格啊,蔬菜不说几分几厘的,一般都是一毛来钱一斤,这么贵到时候会不会有人买啊?”

“猪肉冬天也有的买的啊,寒冬腊月可没有夏天的菜,我们用这么高的成本种出来夏天的菜,到时候可是头一份”

“物以稀为贵,尝新奇的人你买一些我买一些,销量应该没问题的,以后成本降下来,种的人也增多,菜价也必然会降的呢”

余知远对饶林解释着说。

饶林笑道“也是,你这算是一招鲜,吃遍天了”

“听支书说你刚毕业就辞了工作,现在在村里带大家搞服装生产和销售,你能说说是有什么打算吗?”

余知远想了想后回到“其实我对农业不怎么了解,我更喜欢搞工业,我在村里负责这个服装厂就是想要自己实践和积累经验”

“还有就是我决定明年出国留学考察去,看能不能给我负责的这个制衣厂拉来外国订单,再用一两年时间给家乡找两三家外国企业来投资”

注册外国公司后回来搞投资本来就是余知远的计划,现在碰到县里的一把手,余知远当即决定抓住这个机会把胡萝卜丢出来。

希望他能看上这根吊着的胡萝卜,在自己出国期间对家里能给予多些关照。

对改革派的领导来说,能拉来外资投资就是个大大的政绩,饶林激动地问“两三家,有把握吗?需要县里怎么配合?”

“现在不需要,就是到时候如果他们来考察的时候,希望县里能招待好和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大力的支持。”

“那是必须也是必然会的”饶林明确的承诺到。

将大棚种植和招商引资的事情和余知远他们热烈的交谈了好后,离开前的饶林邀请余知远有时间到他办公室去坐坐。

大家种植和生产上有什么问题需要县里解决的,可以让余知远来向他汇报,他来开会处理。

在大家的拥护相送下,饶林坐上吉普车离开。

随着吉普车越开越远,余知远转头对身边的余永发说“永发叔,村里的电话什么时候才能来装啊,每次打电话都要去乡里,挺不方便的。”

村里和制衣厂申请装电话的报告交上去都差不多两个月了,一点动静反应都还没有。

通讯的不方便让余知远只能是到乡公所,或者市里登记排队才能接打电,很是不便和浪费时间。

让他总有种做什么都效率低下的感觉,经常怀念起自己的手机和发达的通信网络。

“我明几天就问一下,看他们处理了怎么样了,能不能插队办理,真是的。”

余永发对此也是不满,后面想说的“收了礼也不办事”的话忍住没说出来。

“要是两部同时装有困难,你看让邮电局能不能把我厂里或者村部选一个给先装了”

“还需要什么你到时跟我说,我来准备,这事越快解决越好,装好电话到时卖菜的时候掌握情况用得上。”

余知远决定改变一下催促方式,只要能有部电话方便用就行,不管村部还是自己厂里都不在乎。

余永发答应到“你放心,我三天两头就到邮电局去催问,要是还要送什么这次我来准备好了”

怎样的也让他们给装上一部,我先走了,你记得写报告给饶书记啊。”

余永发说完便离开,准备到大棚里继续他的农话。

爷爷这时也说到“你现在就回去写吧,用心写好些”

“好的,那我先回去了”

在房间里的余知远开始先写大棚种植的产业化建议,从鼓励农民多参加形成规模。

到给种植户提供化肥、种子、建棚材料等,以及技术指导支持。

让地方形成规模后打响种植产品知名度,选场地建立蔬菜批发市场和搞好货物流通,使种出来的菜能方便地卖出去,将农民手上的菜变成钱,实实在在的提高收入。

整篇报告尽余知远所思所想,笼统写了两万多字才写好。

除了写大棚蔬菜种植产业化的报告,余之远又以后世的温州鞋都和广州服装之都为参照,加写了一份工业产业集群建设的规划和建议想法。

依当前最可行的服装服饰产业为基础,打造配套出原材料、机械和产业工人聚集基础。

将原材料和工厂,以及工人都在一个城市就能解决的产业化集群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进而体现出销售优势,增加企业数量和就业人数,农业人口转换为产业工人。

把家乡建设成服饰之都,打造产业带,加强基础设施来进行城市化建设和发展。

各种概括性建议,又带有具体远见性的指导建议也是写了厚厚一叠。

余知远很清醒的知道,靠自己一小部分人单打独斗的搞,把家乡进行城市化改变是花费很长时间的事情。

现在如能得到政府的引导和建设,那样发展起来会规模更大也效率更快。

原来是计划过两年从国外回来后切入操作,现在有这个机会那就正好抓住机会使用起来。

饶林四天后派了那天的司机来将余知远写好的汇报文稿取走,回到县城交给他。

看完余知远所写文稿的饶林激动得从桌椅边立案而起,叫来司机吩咐去接余知远来县里一趟。

自己则是拿着文稿让秘书通知县里在的主要领导开会。

坐在会议室首位,饶林举着手上的文稿说“这份建议文稿是余知远同志写的,两天前我给大家说起过的那个蔬菜大棚种植情况,就是他领着村里的人搞起来的”

“现在他的报道里不但写了大棚蔬菜种植产业化,还写了服装工业集群产业化的报告”

“他的建议报告非常有建设性和具体性,也非常有实际操作性,可以说就是我们县以后发展的指导线路图。”

饶林除了扬着手里的报告文稿,还加重语气的两次说了非常有用的肯定评价。

他接着说“我已经派人去把他接来,到时给大家具体讲解,现在这里先把他的文稿读一遍给大家听。”

说完将文稿递给坐在一旁的秘书,让他对会议室内的大家进行阅读汇报。

余知远知道自己写的两份建议文稿会受到重视,没想到会受到这么重视,当天就被请了去一起参加会议,给大家做说明和回答询问。

在会议室内,普通人身份的余知远从善如流的回答县里领导的各类问题和询问,让大家对自己的建议有更直观的了解和分析。

结束会议后饶林将余知远带到自己办公室,让服务人员进来给两人冲上毛尖招待他。

眠了一口茶水,饶林对余知远说“小余同志,你这两份建议报告我能不能以县里为主,你为辅的形式向上级申请,按你的建议操作执行和发展呢?”

“我没意见,会积极支持配合县里的决定”余知远说。

饶林沉思了会说“除了钱不多,怕亏了,我看最主要的还是农村非常缺少你这样敢想敢干的人员啊,不然也不会你们支书他动员四次都没有再增加种植家庭的情况”

“既然大家都观望着结果再做决定,那你们就好好搞,有什么需要县里支持的可以随时来找我,等你们做出成果了再做榜样,动员大家参与进来,积累资金搞工业。”

听完的余知远也喝了口茶水后说道“谢谢县里和饶书记的支持,我有信心把我们蔬菜种植的事情搞好。”

“你那服装厂生意怎样”饶林问。

余知远含糊的回答“生意还可以,现在发展到五十多个人了”

“那你那个厂性质是怎么样的”饶林又问。

这种事情一查便知,余知远如实相告服装厂是挂着村办企业的名义,实际是自己三兄弟开的实情。

“你觉得以后要是发展服装产业,私人为主好还是公营为主好,放心说,哪种现在政策都允许”

对这个重要和在乎的问题,饶林想听余知远的想法意见。

看了下饶林,余知远想了想后说“私营吧,现在让大家只穿黑灰白已经不太可能,人们都想穿的好看些,特别是女装,以后款式变化会很快”

“服装产业现在开始是个随时都要留意市场潮流变化的行业”

“私营的相对来讲对这些变化更敏感,反应也更迅速些,管理和生产效率也要更有优势些”

“如果不发生重大变化的话,以后发展壮大的一定是私营企业为主”

饶林静静的听着,待余知远说完后沉默许久,转而又问一些他想到的问题。

两人交谈了半个多小时后,饶林送余知远出办公室,叫来司机送余知远回去。

上车前回望着政府大楼,余知远很希望饶林他们能够抓住时代机遇,在这改革大潮中发展自己家乡的经济建设。

将原来农业和劳动力输出为主的县市,发展成工商业繁荣发达的经济城市。

不论饶林他们是为了政绩还是全心的为了地方人民的收入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改善。

只要他们去做,对家乡和乡亲们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